執行各種有效的網路行銷細節之前,我們需要整理出一套清晰的3部曲策略。
使用者漏斗:1.使用者獲取,2.使用者轉化,3.使用者留存。
本文英文原文由蔡維東(Gordon Choi)先生在2014年1月發表於Clickz。
每一個線上業務都需要建立一套適合的分析體系並能有效監控整個線上行銷漏斗。一個健康的線上行銷漏斗往往由三個不同的階段組成:
階段一:獲取
當你的訪客(或使用者)透過不同的線上行銷管道到達你的網站,就是獲取階段。
輸入:線上行銷管道或方法
輸出:訪客(使用者)來到你的網站
下面是使用者獲取管道的例子:
相互關聯的三個漏斗階段:
這三個階段內在緊密相連。如果你的網站流量總是比你的競爭對手相對少很多,要麼可能對你各種線上行銷管道不太熟悉;要麼你的線上行銷活動還未有效運作。因此,在在轉化階段,你就無法看到很多轉化;到了留存階段,更沒有幾個忠誠的顧客可以讓你去留存了。在轉化階段收集到的資料太少意味著你將沒有足夠的資料去支援決策。
如果你的網站每天來數以萬計的訪客但是你的轉化率卻遠遠低於你的而競爭對手,要麼你透過線上行銷管道獲得的使用者並不適合你的網站或者產品,要麼你的網站設計有問題,影響了你的使用者下訂單轉化(或採取關鍵行動)。
例:讓我們用 Agoda一個亞洲OTA(線上旅行代理)網站作為獲取階段的例子:
使用者透過Agoda在百度網頁搜尋上的廣告可以找到Agoda的網站:包括左側的付費文字廣告以及右側的展示廣告。
TripAdvisor中國的線上旅遊元搜尋引擎和酒店評論網站,可以提供某個酒店在不同的OTA網站上的比價,是Agoda另一個獲取使用者的線上管道。
階段二: 轉化
當使用者已經到達了你的網站(或頁面),但是還沒有決定在網站上下一步要做什麼的時候,就到轉化階段。
通常有三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