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所謂成長駭客可以在 Google Analytics 施展的手腳..
如這篇文章封面圖片上的文字,“先搞清楚公司核心指標,不然一切都是白費” 而這是上週在 PanX 泛科技看到的一篇文章標題。
在閱讀該文時,真是覺得這句話若是由我們來講、就算講破嘴都會讓人有一種 “阿你們就是做這一行、當然要講多重要多重要..” 的感覺.. 但透過一個這樣的第三方資訊網,尤其又還是出自於 “成長駭客:未來十年最被需要的新型人才” 一書時,或許就會比較有些公信力了。
(我們神人小黑也有推薦過該書..)
而該篇文章在一開始就強調了 “確認分析目的” 以及 “確認數據來源相關資訊” 這兩個數據分析前的重要環節,而這也呼應了我們過去不厭其煩、反覆強調的網站數據分析大前提!!緊接著,文章最後更提出了定性、定量,這兩個重要分析技巧與做法參考,也算是用短短一篇文章就說出了在進行網站經營時數據分析的重要關鍵。
而今天,就讓我們試著用這樣的原則與心態,來看看如何利用 Google Analytics 來實踐這樣的成長駭客精神吧(不然我們就改叫數據駭客)。

說到所謂的 “分析目的” 與 “了解數據來源相關資訊”
在確認 “分析目的” 時,若以網站管理員並呼應該篇文章所提,就是要先確認在經營網站時,最重要(或說最有價值的)的數據、指標為何。
拿 Google Analytics 來說,就像是我們曾在 “到底有哪些轉換率!?GA 中各項網站經營關鍵轉換率一覽” 中所提到的,可以從訪客造訪、行為事件、目標甚至電子商務等表現來確認是否實現一開始經營網站的期待,以及網站經營的目的是否有一步步實現。
像是不同產業、性質的網站會特別在意或需要新增新訪客或是重複造訪,而在這兩種不同類型造訪中,除了單純從數量增長進行比較外,還有訪客行為價值就都可以從目標對象 > 行為 > 新訪客或回訪者 報表中進行檢視。

又或者是現在行動搜尋越來越普及,是否使用行動裝置、甚至行動裝置訪客價值與各項轉換率一樣也就非常重要。

再者是在 “了解數據來源相關資訊” 中,雖說該篇文章沒有明確指出 “數據來源” 是指哪一個面向的 “數據來源”(是數據從何而來還是指是否可靠.. 但當然也可能其實是延續該書之前的敘述,所以單看該篇文章片斷就比較不了解..),但無論如何在 Google Analytics 確實都是相當需要的再三確認的就是 “數據的準確性” 以及對於數據的定義。
有關這點,我們年初在 “第一次當數據總.. 裁就上手” 文章中以及 iSearch 活動上就提出了一些可以確認數據準確度的參考做法。
而確認了數據無誤或盡可能減少誤差後,當然就可以進一步確認訪次的來源並進行比較,如我們在 “目標設定 – 三大訪客來源價值比較 + 真實網站案例” 文章中就提到了如何利用目標設定來比較不同來源的訪客行為與價值。
又或者是兩年前於 “ABC Cycle – 全新 Google Analytics 中反應且左右網站經營決策的訪客行為” 提到的快速比較報表。


接下來的 “定性分析” 和 “定量分析”
“在數據來源正確的前提下,進行數據分析的方法可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在該篇文章中,也提到了確認了數據來源正確後就可以用這兩種分析辦法來分析數據。其中,“定性分析” 就是指對於數據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進行分析。而這個一樣拿 Google Analytics 來說,像是可從行為 > 網站內容 > 離開網頁 報表查看哪一些頁面類型離開率最高,就可以幫助我們開始反省這些頁面資訊呈現是否有改善空間。

又或者是從 行為 > 站內搜尋 > 搜尋字詞 報表來看為什麼訪客會需要在站內搜尋框進行搜尋,是因為網站導覽列不夠明確,還是沒有根據一般人比較習慣的方式來分類或命名。

至於定量分析就是指以量做為判斷、決策依據(也就是利用所謂的大數據)。而有關這點,在 Google Analytics 最重要也最容易使用的就是比較不同流量來源的轉換率(當然,前提是已經完成設定目標或安裝電子商務追蹤碼..^^")。就算是沒有口袋以拿來比較廣告流量,至少也可以從 客戶開發 > 所有流量 > 來源/媒介 報表中看看訪客多半都是透過直接輸入網址、從別的網站推薦還是網站 SEO 良好所帶來的搜尋流量轉換率最高(或者是比較容易帶來造訪..)。

若是跨國企業或是跨境電商,一樣也可以到 目標對象 > 地理區域 > 地區 報表查看哪一個國家的轉換率或獲利最高嘍。

在今天所謂成長駭客可以在 Google Analytics 施展的手腳之後…
不過說實在的,不論是今天所提到的連結文章、還是現在各位正在看的文字又或者是那本書似乎都不太可能能夠適用於所有人或網站,就像是上述提到的幾個範例也絕對不是說對每一個企業或團隊都有幫助。
但這最重要的關鍵,應該就還是如同今天提那篇連結文章上也有提到的一句話..
“保持對數據的敏感度” 。
且盡可能發揮想像力與同理心,試著去解讀每一個數據背後所帶來的真實訊息(但不用刻意為單一數據變化過於在意,可參考 “都 2015 了,就讓我們別再於 Google Analytics 鑽牛的角尖吧”),相信一定能夠協助自身團隊用最科學且有根據的數據變化,推敲出最正確的判斷與決定喔!!!!

(延伸閱讀:《成長駭客》范冰:低成本實現用戶成長的秘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