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心理是一個神奇的按鈕,學會了它,你就像學會了魔法一樣,變的神秘而有魅力,甚至可以讓你輕鬆的去操控別人的情緒,因為不管是催眠、或者是洗腦,行銷心理都是一個隱秘而關鍵的工具。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
一、什麽是行銷心理學?
我個人覺得用一種簡單、精簡、有感覺的語言,來概括,就是:行銷心理是解決需求痛點的連接按鈕!
二、行銷心理學的案例
案例 1、操控情緒的行銷心理:iPhone4s 與小米
蘋果的飢渴式行銷在 iPhone4s 上的表現尤為突出。大規模排隊、斷貨等現象,即便不是真正的熱銷,卻讓很多圍觀者產生了購買的衝動。
後來的小米手機,無不是獲得蘋果的真傳大搞飢渴式行銷。
飢渴式行銷正是通過實施欲擒故縱的策略,通過調控產品的供求,引發供不應求的假象,引發消費的好奇和逆反心理,最後是瘋狂追逐。
小米的成功,充分抓住了大眾的私人制定思想,確切地說是鄉民的私人訂制。它的私人制定就是:你只要花上 1999 元,就能找到用 iPhone 的感覺;你只要花上 799 元,就能感覺比用上千元的智慧手機還厲害。
而小米的口號是「為發燒而生」,宣揚追捧小米手機的都是小米的粉絲,其實粉絲就是鄉民這個群體,廣大鄉民們都希望花最少的錢買到所謂的私人制定,其實都上了小米的套,人家賺錢了,你卻依然還是鄉民。
案例 2、最經典的解剖心理案例:明星產品
人很容易迷信專家、名人、權威,因為他們有非常大的影響力。那麽,我們的產品最好找他們說上幾句話,給點評價,背背書,或引用他們的言論觀點;不肯說,也無妨,把產品送給他或花錢請他,拍個他使用的照片,以後廣告這樣打:知名媒體人士 xxx 在用我們的產品。
當然,很多名人我們是無法接觸到的,怎麽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呢?答案是做明星同款,看哪個明星穿什麽用什麽,馬上去 OEM 幾款,賣「明星同款」,淘寶上的明星同款就是這樣來的。
案例 3、最簡單的心理案例:送禮
有時候我們送禮物給對方,就拿情人節來說吧!情人節你送她紅玫瑰,但是看到對方收到禮物時沒有你想象中那麽興奮。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你沒對他進行了解,她喜歡是粉紅玫瑰。你把你喜歡的東西硬送給她,所以她不開心。
所以我們在行銷前必須先了解到這個是否是對方想要的。但是我們怎麽才能知道這個是她想要的嗎?我們通過考察性格、神態、習慣、語氣、語速等等來了解。
假如我們是一個手機店的營業員,當你拿你 NOKIA 的時候,但是你的行銷對象是女孩子。那麽我們就應該向她先推銷 SONY 或者 SHARP 。我們都知道女孩子喜歡 SHARP 玩自拍,SONY 聽音樂。NOKIA 一向是男孩子的最愛(智慧型)。我們在網絡行銷前必須了解這些心裏,這樣對我們的行銷事半功倍。
三、行銷心理學的廣泛運用
行銷心理實際上是攻心,讓客戶心甘情願下單。既然要攻心,就要知道客戶在想什麽,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行銷心理的廣泛運用,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1、行銷心理可以運用到產品設計中
2、行銷心理可以運用到銷售文案中
3、行銷心理可以運營到廣告策劃中
4、行銷心理可以運用到銷售溝通中
5、行銷心理還可以用到更多行銷工作中……
所以在行銷界有這麼一句話:90% 的利潤在於如何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