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Back 成立於 2016 年,是一個現金回饋網站,網站創辦初期即透過 SEO 優化,逐漸在搜尋引擎中攻下各種關鍵字。如果以數據統計的成效來看,從 2018 年的 6 月截至 2019 年 5 月,ShopBack 官網的每月搜尋量呈現成長趨勢,且是以驚人的成長率 49.5%增長。

資料來源:UberSuggest
而 ShopBack 主打的訴求,即是「提供各大購物平台優惠券與超值現金回饋,成為網購狂人的省錢妙方」,提供的服務、內容、文章有很大部分是以「省錢」的角度出發。因此,本篇文章將探討 ShopBack「小資省錢攻略」相關內容的行銷成效與策略。
究竟 ShopBack 是如何達到這樣的搜尋量?它使用了哪些內容行銷的經營技巧?以下我們將以內容行銷漏斗工具,輔以網站的數據量化及網站設計,分析 ShopBack 的數位行銷成效。想必透過閱讀以下 ShopBack 的案例,將為你提供些許內容行銷上的靈感!
ShopBack 如何經營省錢類型的文章?
ShopBack 的目標客群主要鎖定年輕族群與青壯年族群,這群人喜歡購物、生活、吃喝玩樂等主題相關的資訊。他們敢於花錢、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但又關切自己的財務狀況。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省錢」成了他們關注的話題——想要花得少,但又過得好。

內容行銷漏斗
接下來,我們將以行銷漏斗的「察覺、認知、研究、購買」四階段,拆解 ShopBack 小資省錢系列文章的內容行銷策略,分析讀者是如何一步步地落入 ShopBack 的騙局!
察覺階段
透過品牌曝光,讓不認識 ShopBack 的使用者知曉、意識到品牌的存在
當你產生了想要節制花費、省錢的需求,你可能會先從「省錢」「小資省錢」等方面下手。就以「小資省錢」這組關鍵字來說好了,Google 搜尋引擎上的第二名就是 ShopBack 的文章【如何省錢過生活?這幾招小資省錢術讓你輕鬆存百萬!】,只要是對於「省錢」有興趣的使用者,就可能會因為看到這篇文章,學習到 ShopBack 教學的省錢六式與智慧生活。
認知階段
創造品牌形象,讓使用者對於 ShopBack 產生特定印象
ShopBack 在官網首頁放上醒目的優惠活動圖示,舉例來說:像是寫著「吃喝玩樂,賺最高 20%現金回饋」的 CTA 按鈕、與航空公司合作的「機加酒限定優惠現金回饋」的活動 banner 等。透過這些按鈕與活動頁面的設計,幫助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ShopBack 是個可以幫助消費者省錢生活」的初步品牌印象。
研究階段
讓消費者對 ShopBack 產生興趣,進行購買前的搜尋、評估與比較
根據 SimilarWeb 的統計顯示,許多搜尋 ShopBack 的使用者,搜尋了「foodpanda、agoda、樂天」等關鍵字後,經過演算法的推薦,反而點入了 ShopBack 的網頁。以「foodpanda 優惠碼」關鍵字為例,ShopBack 在聳動醒目的標題置入「優惠」與「現金回饋」等關鍵字,成功地登上自然搜尋結果的第一名。可見在研究階段,當消費者在進行類似的服務的評估比較時,ShopBack 能夠在關鍵字的茫茫大海中脫穎而出。


購買階段
引導消費者實際產生行為,消費購買 ShopBack 的服務
當使用者對於 ShopBack 產生興趣、點入官方網站後,將會在主頁上看到 ShopBack 與 PChome、淘寶網、博客來等知名線上購物網站合作的圖示方案,上方以一行文字標明「限時」「優惠X%」等字樣,刺激消費者產生最終的購買行為。

內容經營成效分析
量化分析:關鍵字成效
以 SEO 角度分析 ShopBack 的內容行銷成效,可發現小資相關的關鍵字成效相當不錯,以「小資省錢」「省錢旅遊」「小資回饋」「省錢回饋」等為例,分別排行第 2、第 5、第 8、第 9 名。

小資相關的關鍵字成效(資料來源:serprobot)
實際地在 Google 上搜尋,可發覺幾乎每篇文章的標題均有置入關鍵字,文章第一段也塞入一些 Google 關鍵字的相關搜尋字眼;點入文章後,文章的標題、主題的扣合度、External Links 的建置……也均有不錯的安排及配置,內容行銷手法完全不馬虎,難怪 ShopBack 從創立初期至今不到3年,就能迅速攻下多組關鍵字、在一片數位紅海中拔得頭籌!

質化分析:網站設計
ShopBack 雖有推出 App,但以下我們將以官方網頁的使用者體驗進行質性分析。而在我們開始分析前,必須先了解 ShopBack 官網與旗下子網站之間調性的差異。
(一)ShopBack 官方網站與部落格連結性不強
ShopBack Blog 是 ShopBack 現金回饋網的內容單位,整合了「美食文化」、「流行時尚」、「旅行筆記」到「生活觀察」等實用訊息,且大部分的文章都環繞在「小資」「省錢」主題上。此外,ShopBack Blog 與超過 20 家媒體合作,包括輕旅行、Funtime、上報、NOWnews、Asiayo…等平台,相互交換最新的玩樂訊息與優惠消息。
也就是說,ShopBack Blog 是一個用以累積軟性文章、與消費者創造雙向溝通的知識型平台。若是對於省錢有興趣的消費者,可在這個部落格上獲取許多相關資訊。

ShopBack Blog 放置的文章類型與「生活、省錢」主題密切相關
然而,若在 Google 上搜尋「ShopBack」,首先進入的頁面是 ShopBack 官方網站,消費者難以找到能夠進入 ShopBack Blog 的入口處,必須滑到網頁的最底端——也就是 Buttom 處,才能勉強看到一行小小的「ShopBack Blog」,點擊後轉跳至部落格畫面。
如果 ShopBack 希望可以吸引更多對「省錢」有興趣的消費者,或許將 ShopBack Blog 放置在官網上的顯眼處、規劃引人注目的 Banner 以創造點擊數,將有更多的機會為部落格帶來流量。

官網必須滑到 Buttom,才能找到 ShopBack Blog 的入口處
(二)登錄頁面的資訊過於雜亂
對於首次進入 ShopBack 官網的人來說,頁面的設計實際上是不夠友善的,整體而言資訊豐富卻顯得雜亂,會讓人感到一頭霧水——「所以這個網站是做什麼用的?為什麼有一堆優惠折扣?感覺像是來騙錢的?」

首頁資訊繁多,眼花撩亂
對於這點,建議可以使用統一性的視覺化 icon 代替五花八門的 logo,並且在首頁最上面放置一個清晰明瞭的 banner,寫清楚 ShopBack 的宗旨或提供的服務類型。不要讓使用者進入頁面就看見一堆優惠訊息,這麼做反而會造成視覺上的干擾,也令人摸不著頭緒這個網頁的運作邏輯。
別羨慕,你的內容行銷也可以做得很好!
看完了以上 ShopBack 針對「省錢」類型文章的內容行銷成效,你可以找出值得學習、效法之處,同時也能知道哪些錯誤能盡量避免就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