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graphic (資訊圖表) 的製作量,以每天 1% 的速度持續增加 」
「 網站上傳一張 Infographic (資訊圖表) 後,流量平均會增加 12% 」
「 有 32% 的行銷專家認為, Infographic (資訊圖表) 能讓表達變得更精準」
什麼是 Infographic?
什麼是 Infographic (資訊圖表) 呢?下方的圖片就是很好的例子!(完整圖表請參考:五大女性網站比一比)
從字面上來看,Infographic (資訊圖表) = Information (資訊) + Graphic (圖表),所以說 Infographic 就是帶有資訊的圖表。簡單來說,我們可以把 Infographic 想成是一種工具或方法,它幫助我們把話說好,更容易和別人溝通以達成目標。
為什麼我們需要 Infographic ?
資訊爆炸 (Infomation Overload)
現代人太辛苦了!每天在網路上、在實體上要接收數以萬計的訊息,但是大家的時間卻很有限。如果你是知識、訊息提供者,若你沒有在第一時間就抓住的他們的目光的話,那你辛苦製作的訊息等於是白費了!就算你的訊息真的接觸到他們了,但是訊息卻讓他們不好理解,甚至難以理解,相信我,他們絕對不會繼續看下去!
跨領域溝通
跨領域溝通在現代已變得非常頻繁,想想看一種情況:如果你經營一家生技公司,今天研發出了一個高科技的新產品,裡面的新技術是整個產品的關鍵,但這個新技術卻很不好解釋清楚。你想經由媒體宣傳產品訊息,你能保證那些媒體完全理解你的產品並傳達正確訊息給大眾嗎?很遺憾的,如果對方不具備這些專業的知識,結果可能是雙方溝通不良,整個計畫可能會死在沙灘上!
其實只要善加使用 Infographic ,以上兩個問題很容易迎刃而解!
Infographic 的特點
編輯界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文不如表,表不如圖。」意思是說要解釋一個事物的話,能用表格,就不用文字;能用圖片,就不用表格。由此可知,相較於純文字和表格,圖片(資訊圖表) 更能幫助我們精準傳達訊息!資訊圖表除了簡化資訊外,更重要在於能提升網站流量、品牌形象、品牌聲量、滿足客戶的需求。
Infographic 會這麼好用不是沒道理的,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特點:
1. 吸引人 (Eye-Catching)
一篇純文字的文章和一段圖解,你會選哪個閱讀呢?大部分的人應該會選擇圖解吧!
2. 快速辨識、快速進入情境脈絡 (Identify、Context)
資訊有時候只要一點顏色上、或視覺手法操作上的變換,就能幫助讀者快速抓到閱讀的重點
例子一:畫面中共有幾個 8 ?
這樣是不是比較好辨識呢?
例子二:
- 左邊的資訊接收者只要漏看了文字、長條、數字任一,就很可能抓不到重點了
- 右邊的重點一目了然!
3. 相對具體 (Specific)
「湯姆超帥的!」看到這句話你會怎麼想像湯姆的長相呢?每個人心中湯姆的長相應該盡不相同:你可能想到湯姆克魯斯的湯姆,也可能想到湯姆漢克的湯姆。文字相對圖像來說比較抽象,很容易讓每個人有自己的想像空間,所以用在寫小說上很適合。
但如果要精確傳達資訊的話,用圖像傳達可能是比較適合的做法,因為圖像比較具體,所以你能想像的空間就相對小很多。
4. 好記憶 (Memorize)
回想一下,從小到大是不是有些畫面深深印在你腦海中?這很可能是因為這些畫面帶給你很大的「情緒反應」,所以加深了你的「記憶」!圖像可以有效的引起人類的「情緒反應」,無形中讓你對此事物印象深刻 !
5. 好分享 (Shareable)
Infographic 可以根據媒體不同的特性 ,設計出適合的樣式 (EX:部落格適合長條狀的 Infographic),大量散布內容。Infographic 常出沒的媒體如下:
- Online:Facebook、LINE、Video、EDM
- Offline:報紙、雜誌、海報、DM
Infographic 的種類
基本上 Infographic 可分為三種類型:靜態、動態、互動式
靜態 Infographic
如圖所示,靜態 Infographic 是最被廣泛使用的 Infographic 種類,因為它可以適應多種媒體;缺點是更新較困難。
動態 Infographic
動態 Infographic 可想而知就是會動的 Infographic,其實也就是把資訊整理後,做成影片或動畫;缺點也是更新較不容易。
互動式 Infographic
互動式 Infographic 藉由讓使用者實際參與的過程,增加和使用者的互動性,提升黏著度!同時互動式 Infographic 因為是用程式去製作的,所以更新較容易,能夠大量呈現資訊!
( 點擊下方圖片試玩互動式 Infographic ↓ )
Infographic 的發展歷史
西元前
Infographic 起源於何時呢?大家可能以為 Infographic 是近代的產物,其實早在很久以前人類就懂得用圖像保留資訊,所以留下了很多壁畫等文化遺產,所以說製作 Infographic 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
西元 18 世紀
另一個經典的例子是 Description of Slave Ship。這張圖的創作時間約在西元 1789 年,當時因為奴隸遭受極不平等的對待,社會中的善心人士想喚起大眾注意這個議題,所以製作了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船上滿滿都是奴隸,他們正擠在小小的船艙中,他們的慘不堪言可想而知!
西元 20 世紀
到了 20 世紀後,雜誌、報紙等主流媒體當道,所以 Infographic 也順勢被大量使用,其中不乏財星 (Fortune) 等知名雜誌。下面這張圖是不是很眼熟呢?沒錯!壹週刊常用的比較表也是 Infographic 出現在雜誌上的一個例子喔!
西元 21 世紀
21 世紀是網路科技成熟的一個世紀,社群分享機制也逐漸成熟,所以許多產業開始將 Infographic 大量用在內容行銷、社群行銷上,用來解釋產品和服務。
整體來說, Infographic 已在歷史上存在許久,每個年代都有代表性的 Infographic 出現,追根究柢,它們都是為了傳達當代的某些理念,或為了要解決當代的社會問題而出現。
Infographic 的應用
Infographic 在商業上被使用的最頻繁,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可以帶來什麼樣的應用:
簡報:如果今天鴻海有位基層員工有一個好點子,想對上層或是郭董做簡報,但是他們的時間一定很有限,怎麼辦?這時候這位員工可以考慮使用 Infographic 來幫他達成目的。
員工訓練手冊:公司的願景、發展方向這些事通常存於創辦人腦中,對於新進人員來說卻很難想像,怎麼辦?這時候創辦人可將公司短、中、長期的目標,以及各部門要如何互動的作業流程等資訊,利用 Infographic 加入在員工訓練手冊中,讓新進員工快速吸收!
企業年報:Infographic 可以讓股東快速了解公司今年的成長和目標。
解釋影片:企業可以先用廣告讓消費者了解新產品或服務的存在,再用 Infographic 製作影片,深層解釋新產品、新服務的價值,讓網站訪客變顧客!
公共關係:新聞稿中也可以加入 Infographic,這點你沒想過吧?
以下我們再來看看幾個實際的例子:
去年的服貿議題炒得沸沸揚揚,相信你一定有看過這張圖
去年香港的雨傘革命也是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
就連 ISIS 都有使用 Infographic ! 真的是很跟得上時代的一個組織吼!
製作 Infographic 的重點
在開始製作 Infographic 前,有幾件事是我們應該先了解的:
重視目標對象
當你變成某個領域的專家後,因為你長期涉獵相關知識,但是你懂的知識大眾不見得會懂,所以請務必先了解目標受眾的特性,使用目標受眾慣用的語言製作 Infographic,例如我現在的目標受眾是喜歡日本文化的人,我可能會在文案中大量使用「捏」這個字。
達到溝通目的
製作前請先思考製作 Infographic 的目標:把事情解釋清楚?娛樂用途?傳遞知識?Call to action?(EX: 捐款、參加活動)
符合設計倫理
雖然 Infographic 是一個很棒的工具,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同樣的 Infographic 也可以傳遞不好的訊息,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製作 Infographic 前我們可以思考:
- 設計 Infographic 的目的是否有意要欺騙大眾?
- 資料來源是否正確、公開?
- Infographic 的設計方式、資訊呈現方式是否會誤導大眾?
本文參考資料:Design 8 講座 吳培弘 - 資訊圖表的設計 如果你對 Infographic 的製作過程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這篇文章:資訊如何圖像化? 簡單四步驟,製作吸睛的資訊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