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到2015年,觀察數位媒體的最大變化就是影音內容激增。從YouTube的數據顯示,從2010後短短5年,上傳到平台的影片長度整整成長8倍,更驚人的是,現在每分鐘,就有18萬則短片被分享到YouTube!
但影片這麼多,一般人對影片長度的耐性平均只有10秒,如何在10秒內抓住讀者眼球,同時還樂於分享,「內容質量」更顯得重要!

而自從Facebook演算法加權影音內容的觸及率,加上Instagram影片行銷成為潮流,現在不論是品牌主或是數位媒體,還不懂/不願做影音,簡直是在跟商機、流量過不去!但是,影音製作有這麼容易嗎?光靠一支手機也能做出有質感影片嗎?
別怕,具備12年影音製作經驗、經手影片達500支的講師謝依真,在「dcplus 數位行銷大學」課程,分享影音製作不可或缺的4大心法,該如何利用手機能拍能剪,又能後製出有Sense、夠質感、能行銷的超強影音短片?
◆「背景音樂」是影片的靈魂
◆「文字」豐富畫面的情緒
◆「畫面構圖」成就影片氛圍
◆「單個畫面長度」影響影片節奏
影片要有腳本概念,好影片靠5大元素支撐
謝依真特別指出,拍攝影片前先構思腳本,而腳本就是影響畫面的重要基礎。畫面呈現一定要思考兩件事:1.可行性(哪些背景容易取得?預算成本可掌握?外在環境是否影響拍攝進度?)2.可能性(畫面素材的A、B方案配套措施,例如防曬主題,當時是梅雨季,如何靠燈光補足太陽光的問題?)。
另外所有影響畫面呈現的質感、風格、效果,往往離不開「預算」、「天氣」、「場地」、「人員」、「道具」這5項要求,同時每一項之間環環相扣。每次拍攝之前,就要先設想好每一項要素的解決方案。

準備好以上要素跟撰擬好腳本,接著就要針對主題發想各種拍攝內容,如果今天有一個「今天天氣真好」主題,你會怎麼思考構圖?如何展現運鏡?以及凸顯拍攝的情緒?謝依真舉例幾個操作方法,可以直接定拍天空,呈現雲層變化;或是鏡頭由下往上拍攝,從中展示光線動態感等。
當然還有更多呈現方式,謝依真在課程中清楚解析完整影音導演製作技巧!聽完這課程影片,你是不是跟小編一樣想立刻就想拿起手機來試試自製短片呢?https://www.dcplus.com.tw/accelerator/8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