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站內搜尋應用,應用在網頁上輸入關鍵字的用戶使用性研究..
就必須先提到 awoo 在這幾個月所推出的 “天下無狗” 關鍵字搜尋建議與研究工具。
這套工具主要是可以幫助使用者快速研究目標關鍵字,以及該字延伸、長尾關鍵字的 CP 值。而這所謂的 CP 值主要就是以關鍵字搜尋(需求)量,相對於網路上的競爭度而得之。所以,CP 值越高就代表著哪些關鍵字就是對網站經營來說的黃金關鍵字。
(也就是說可以讓使用者盡可能從中找到目標族群搜尋、以及自身網站內容產生的最佳交集點..)
承上,那我們現在希望能透過 Google Analytics 進階設定來研究目前最多人所使用、測試的關鍵字,以幫助我們來判斷與評估現在國人較常經營什麼樣關鍵字類型的事業,或說什麼樣的關鍵字類型或產業會比較熱衷於網站經營、網路搜尋行為研究。
那現在為了用 Google Analytics 實現以上這個期待,我們想到或許可以用之前曾經介紹過的站內搜尋字詞報表產生功能來實現。而在嘗試了一下後,雖說還是經過了不少修正與測試,但到最後還真的就如願在網站 Google Analytics 中站內搜尋字詞報表中產生了一些行為紀錄!!
所以今天,就讓我們用實例來證明之前的文章還真有那麼一點參考價值,而實際操作的流程也看看能否帶給大家一點不同的 Google Analytics 應用與想像嘍。

發想邏輯與技術原理
也如上方所說,站內搜尋字詞分析主要是可以研究用戶在網站內的搜尋框所輸入的關鍵字。但其實不一定非得是站內搜尋功能才能用,只要是用戶會在網頁中輸入文字並且會送出如這篇文章的封面圖時,其實都可以透過 jQuery 這技術進行追蹤。
只要利用當時文章中所提到的 “自己的搜尋參數自己生” 相關技術就可以讓用戶輸入關鍵字與送出時,先用 javascript 產生一個 Pageview 並透過 jQuery 將該關鍵字送給 Google Analytics, 如此一來就可以在 Google Analytics 站內搜尋報表中檢視用戶所輸入的各種關鍵字了。

實際操作流程以及會用到的程式語言範例
那現在除了在 “自己的搜尋參數自己生” 所提到在 Google Analytics 管理介面中,“資料檢視 > 檢視設定” 以及 “資料檢視 > 篩選器” 的進階設定如..

以及..

設定完 Google Analytics 的設定後,我們還必須要在網頁的搜尋框程式碼中參考與使用以下程式語言。

如此一來,只要有訪客在這搜尋框輸入關鍵字與送出時,整套站內搜尋機制就會啟動並在 Google Analytics 產生報表了喔。

在今天的站內搜尋應用,應用在網頁上輸入關鍵字的用戶使用性研究之後…
就如同今天這篇文章一開始所提到的,用 Google Analytics 來追蹤用戶所輸入的關鍵字,與直接從資料庫撈、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於用 Google Analytics 產生的數據中還可以進一步研究用戶是否繼續瀏覽與網頁停留時間等行為數據。
這不但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研究哪些關鍵字搜尋比較高黏度外,在這個已經萬物皆 not provided 的年代,可以研究用戶的使用行為確實還是頗有研究價值與必要的喔。

那最後,若對以上這段話有些疑問或希望進一步研究的朋友,也可延伸閱讀我們在 “站內搜尋關鍵字詞研究,比 not 不 not provided 重要多惹” 提到的介紹了喔。
(延伸閱讀:站內搜尋字詞追蹤末路之自己的搜尋參數自己生)